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地圖簡易視覺化應用:美食地圖

晚上10:33 Posted by Unknown 2 comments
今天要來教大家如何製作自己的美食地圖,也是從資料年會來學來的,十分簡單




大致上長這樣,而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用一些小工具做的,就讓我來解釋解釋吧!

首先,我們先到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去把台南美食的下載
緊接著把我們的google drive打開,點選連結更多應用程式


搜尋並且下載 Google Fusion Tables,如上圖我已經下載了,緊接著點選進去,應該會看到這樣的介面


把剛剛的檔案放進去,我想... ...你應該會出現亂碼,原因是因為fusion Tables對csv的中文解析能力很差,所以我們得想其他辦法,按上一步跳回以上步驟吧!

我們就先把到匯入到google網路表單吧!
現在開啟google drive打開一個新的google網路表單
匯入把檔案匯入進去

緊接著再開啟google fusion tables,把google spreadsheets匯入進去
你就會看到一個正常的介面


Column names are in row這欄我們選1,他的意思是我們要決定他的欄位名稱
接著我們按兩次next,就會進到Fusion Table的頁面了

那我們要怎麼顯示地圖有這全部的資料呢?
我們看到有店家地址你可以用店家地址把資料顯示出來(和下面一樣方法)
不過在這邊我更想用X,Y座標

我們現在就在X座標旁邊點一下

下面選Change
接著在Type那欄把它變成location
接著點選Two columns location的勾勾
把Latitude(緯度)換成Y座標
把Longitude(精度)換成X座標
接著按Save就可以跳回去了
接著在左上角可以按那個+,點選add map

就可以看到囉:)

大家試看看吧~~
有了這個
你可以弄出類似ubike地圖啊,或是taipeiFree地圖啊
只要有公開資料,都可以囉!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創造故事:StoryMap JS and Timeline JS教學

晚上8:56 Posted by Unknown No comments
這兩天很幸運地成為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的志工,學到了一些簡單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建置自己的故事新聞。

他交了兩個,分別為:storyMap JS 和 Timeline JS,十分簡單,以下就是他的小教學,一方面分享給大家,一方面也做個筆記了

【StoryMap JS】

storyMaps是用地圖的方式呈現,先給大家看個範例


這是我用World Digest作為範例
 

首先,我們先打開StoryMaps,點選Make a Map Story now,辦完帳號按New後,應該就可以進入這樣的畫面




最左邊的第一頁是封面
如果要開始第一篇新聞,請Add slide

上面的地圖輸入地址,可以顯示你這則新聞會在何地

左邊:
Media那邊你可以放照片,可以放youtube... ...
Credit是你的來源
Caption是你給這張照片的註解

右邊:
Headline放你的標題
下面則是放你的內容

緊接著都打好後,save起來,就可以Publish Changes啦,旁邊的Share可以生成你iframe語法,就可以把它放進個人網站囉

進階的話可以看看每個地方的Option,可以更改自己地圖的樣式哦



【Timeline JS】

Timeline JS也是一個快速建置故事新聞的平台,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

首先也是打開Timeline JS的官方網站

緊接著打開他預設的版型

輸入完資料後,緊接著發佈到網路



發佈後把網址放到官方網站的Google spreadsheet URL那欄


緊接著下面會產生iframe語法,把它放進你的網站即可囉



這兩天在資科年會不只上了快速建置新聞頁面的課程,還有建置資料視覺化的課程
今明兩天如果有空應該也會把她寫上來,希望多多支持了。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青春倒退嚕(While We're Young)影評

清晨6:44 Posted by Unknown No comments
這部電影就名字上分析,且班・史提樂(Ben Stiller)擔當主角(白日夢冒險王),不難想像,他應該是快樂的回顧青春喜劇,劇中有很大的一段都在陳述由Ben飾演的Josh和由Naomi飾演的Cornelia(海嘯奇蹟)遇上了一個25歲的年輕小伙子Jamie和Darbie,一對生活十分酷的年輕小伙子們,不服老的他們開始了自覺不同的年輕人生。

但我今天想說的並不是這種陳年老劇情該有的片段,我想說的是裡面的更深層讓我去思考的東西。

還記得之前看的一部電影『後會無期』的一句話: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就用這句話,做一個開端

影片後段,Jamie為了獲得成功去對於紀錄片的求證過程作假,這個舉動引起了Josh的不滿,他對於紀錄片的執著就是挖掘真相,儘管真相不討喜。

裡面有許多片段講到他的執著,特別是他在與岳父的對話中,他因為不願意取樂於觀眾不願意去剪掉無聊但有連結性的片段,讓他窮到發慌且繳不出工資。

「你說你想成為一位真正的紀錄片導演,我以為你是個注重過程的人(You said you wanted to be a real documentarian, I thought you were about process)」
「但你卻為了成功不擇手段(But you will really do anything for successful)」
Josh嚴厲的對Jamie說

到最後
Jamie成功了,他得到了所有的鎂光燈與掌聲
而Josh仍然是Josh

誰年輕誰又老?
25歲的Jamie為了成功不擇手段,他做任何事都老奸巨猾,只為成功
44歲的Josh為了找回歷史的真相,捍衛了紀錄片該有的本色,不為成功,只為對的事情

晚風蕭蕭,微雨飄渺,千頭萬緒在我心頭飄搖;是否在人生的重要片刻,都該為了利益犧牲,一旦猶豫太多,決定太晚,實踐的太曖昧,又會落入這樣半路邊緣的角色

永遠不要成為你討厭的那個大人,這句話又繃出我心頭,似乎提醒了我,誰為了自由,誰又為了生活?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Episode 1紀錄

上午9:33 Posted by Unknown No comments
一部BBC在近期拍攝的紀錄片,一連串總共三集
描述了五個中國老師運用了中國式教法教導英國學生
進行一個月的教學後和英國式教法的同學進行測驗

我想把它分為兩個面向去談,也是第一集影片強調的點

1. 對於教學的方法:

教學的方法很有趣的表達了中西兩方在同一批學生下所引起的反應,影片內
中國老師照常使用了老古板的教法,學生是接受知識的一方,因為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高的效率。

英國老師則不同了,他們強調的是由基層理解的學習,但這樣的學習方式通常緩慢且無用於考試,所以常常為人所唾棄(就像今天你拿槌子打東西你不用去理解錘子怎樣來的道理)

以影片中上三角函數為例子,中國老師在開始的課程就要求學生背誦公式,你不用想30 60 90的三角形比例為何是 1 √3 2 ,你要知道的就是把它背起來,未來方便使用。

中國方式教導英國學生,在很難跟上腳步的情況下,就會呈現半放棄狀態,而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原本對於數學得心應手的同學

他們不得已去尋求原本的英國數學老師,結果發現中國老師上一堂課的東西,在英國要上一個多禮拜。

但你說中國的教法完全失敗嗎? 影片也有英國學生讚嘆這樣的教法,她覺得這樣的方法太棒了,老師幫助我們清晰的整理出來很多重點和架構,我們可以更輕鬆地吸收


2. 適性教育:

這不得不引用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很諷刺的影片中的中國老師把全部的學生都放在一個大熔爐裡,班上可能有些人跟得上老師,有些跟不上。

而英國老師則強調適性教育,不同層度的學生是要在不同的教室上課的,例如數學他們分成了很多層級,給予不同的班級去上課,藉此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強弱去做一系列的課綱規劃。

「我們中國不這樣做(多課綱教學),我們只有一個課綱,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世界,存活全憑自己努力(You survive or you die, it's up to you)」影片內一位老師在看到自己學生的考試成績十分糟糕後,去詢問了英國老師時這麼說。

一個小插曲想去探討:
在每一個學科都要求一定的分數證明?

例如影片中,有一位學生叫Joe,她是班上一位科學好手,但他的跑步實在不足以可以通過中國在中考的測試,這是一個很難去斷定他是否為好學生的依據,因為在中國,若無法通過體育測驗,在大學考試中是吃虧的(我不知道如何吃虧,但影片這麼說)

雖然影片中只是小小的體育,而這個測驗的確也是為了學生本身好(不希望他們因為埋首於書本而忘了健康),但我想討論的是更深層的

不擅長的領域拿到最低標準60分是否需要要求,還是可以從上面所說的因才施教,他的六十分是否可以不同?
就像裡面的兩個學生說:「史蒂芬霍金或許也沒辦法做到(跑步這件事)(Stephan Hawking wouldn't do very well)

而Joe也在後面說道:「在中國,你必須全神貫注地把所有東西都拿到最好;但在英國,你不一定要每樣都好,例如我很會解九連環(puzzle),但我不會跑步,你知道這種感覺吧,就是我不是最爛的,那讓我感到快樂。」

對於兩國的反思能力:
裡面有一段很精彩的對話是一位中國老師和該校(英國)教務主任進行的對談,其中對於學生的不禮貌與不專心下了個這樣的註解

「由於英國有強大的福利政策,所以英國小孩知道可以不用工作就能夠生活;但中國不是,中國的小孩知道要專心學習,將來才有好的成就,才可以有好的薪水去支撐他的家庭」

在講完之後,我覺得精神可貴的是教務主任的確是質疑這樣的說法,但他並沒有否定,而是說了一句:「不得不否認,我們在學習的驅動力上面的確是書給了中國學生。」

而在裡面,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對話
「五六個人(英生)在上課實在是太調皮了,而他們的調皮實際上就是無意義的吵鬧」
「中國學生對老師有極大的尊重,所以不會在課堂上搗亂,我們也好管理整個教室;但在英文,人們質疑老師是見正常的事。」
「在中國,我們(中國老師)根本不用學習課堂管理技巧。」

我其實還蠻愛看那五個中國老師互相討拍和取暖的畫面,那也挺有趣的
但他們的確在一個禮拜後去檢討並且嘗試做出教學上的改變
例如在影片裡教數學的老師就讓學生玩九連環,另外教中文的老師也讓學生直接體驗中國文化,跳扇舞... ...
證明了即便取暖,但他們反思自己的能力還是有的,我覺得是一件很棒的事,但中國老師對於教學方式而言還沒有一定的反思結果,或許會在第二集或第三集出現,We'll see。

這是第一集的小註解,我很期待接下來兩集影片裡,中國老師該怎麼對付這群在13年都是接受質疑和理解教育的小孩子們,甚至我很希望之後該團隊可以同樣派五個英國老師到中國實施同樣一份測試,藉此我們可以更瞭解之中的差異。